農民耐力高,時常中暑不自知,成大斗六分院急診室護理長柳惠文指出,出現畏寒、起雞皮疙瘩、軟弱無力、頭痛噁心、突然停止流汗等症狀時,應立即就地蹲下;處理中暑病患時,最好讓病人側躺,以達到最大散熱面積。
急診醫師鄭育哲表示,上午11點至下午3點陽光最強烈,能不外出就不要外出。即使要外出,也要避免被太陽直曬,打傘、戴草帽防曬,並穿淺色衣服減少蓄熱。
柳惠文說,出現噁心、疲倦、頭暈等症狀時,就要趕快到蔭涼的地方,喝足夠的水,可添加一點鹽巴,千萬不要喝含酒精成分的刺激性飲料,通常20至30分鐘內,症狀會改善。
柳惠文表示,如果症狀沒改善,病人出現呼吸急促、暈眩、複視、嘔吐、高燒、無汗、皮膚發疳或有出血小紅點、肌肉僵硬、語無倫次、昏迷不醒等症狀時,確定已經中暑,除了以溼冷毛巾擦拭身體,按摩病患肌肉促使血液循環、加速降溫,並盡快把病人送到醫院。
柳惠文強調,散熱時最好讓病患側躺,才能達到最大散熱面積,也預防意識不清嘔吐導致呼吸道阻塞吸入性肺炎。
全站熱搜